采石场日常工作检查
在采石场生产工作的日常检查中(非开采环节),应重点关注以下生产相关要点,确保流程安全、高效且符合规范。以下是采石场生产环节(非开采)日常检查的详细要点,涵盖设备运行、安全管控、质量控制、环保措施等核心环节,确保生产高效、安全合规。详细解答
详细解答
在采石场生产工作的日常检查中(非开采环节),应重点关注以下生产相关要点,确保流程安全、高效且符合规范。以下是采石场生产环节(非开采)日常检查的详细要点,涵盖设备运行、安全管控、质量控制、环保措施等核心环节,确保生产高效、安全合规:
一、设备运行检查
1、机械设备:破碎机要检查锤头、衬板、转子磨损情况(肉眼观察或测量厚度),避免因过度磨损导致破碎粒度不均或设备损坏。观察轴承温度(红外测温枪检测,正常应≤70℃)及润滑油脂是否充足(每班加注一次)。检查液压系统压力是否稳定,油路是否泄漏。筛分机要检查筛网是否破损或堵塞(停机后检查筛孔是否被泥浆、碎料卡住)。振动电机振幅是否正常(观察筛面物料流动是否均匀,异常振动可能因螺栓松动或轴承损坏)。弹簧支撑是否老化或断裂(停机时检查弹簧是否有裂纹)。输送带要检查皮带是否跑偏(观察物料是否集中在中线,跑偏需调整托辊或张紧装置)。接头是否开裂、磨损(重点检查接头处钢丝是否外露)。托辊转动是否灵活,有无卡死或异响(手拨测试)。
2、电气系统:配电箱与电缆方面要检查电缆外皮是否破损,接头是否防水(尤其露天设备)。配电箱内断路器、接触器触点是否烧蚀,散热风扇是否正常。接地线是否牢固(摇表检测接地电阻≤4Ω)。电机与控制柜方面要检查电机运行电流是否在额定范围内(钳形电流表检测,避免过载)。变频器参数是否异常(如频率、温度报警记录)。
二、生产安全管控
1、现场安全:生产区域通道宽度≥1.5米,无杂物堆积(防止紧急情况逃生受阻)。设备周边设置警戒线,禁止非操作人员进入运转区域。防护装置方面检查旋转部件防护罩是否完整(如皮带轮、联轴器)。急停按钮功能测试(每月至少一次,确保按下后设备立即断电)。
2、粉尘与噪音:粉尘控制方面要检查破碎机、筛分机进料口和出料口是否密封(漏尘点需加装橡胶挡帘)。喷淋系统水压是否正常(喷头堵塞需及时清理,目测喷雾覆盖范围)。作业人员佩戴防尘口罩(检查滤棉更换记录)。噪音管理方面检查高噪音区域(如破碎机旁)噪音是否≤85dB(分贝仪检测),否则需增设隔音罩或调整作业时间。
三、质量控制与流程管理
1、生产过程:生产过程中每2小时抽样检测石料粒径(使用标准筛分器,对比设计级配曲线)。调整破碎机出料口间隙(如圆锥破液压调整系统是否灵敏)。观察筛分后石料是否混级(如成品料中含过多超粒径石料需检查筛网)。储料管理方面不同规格石料(如0-5mm、5-10mm)是否分区堆放,避免混料(设置挡墙或标识牌)。堆料高度≤5米,防止坍塌(坡度≤45°)。
2、记录与校准:每日记录石料压碎值、含泥量(实验室检测,压碎值≤20%为合格)。校准电子磅秤(每月一次,砝码标定误差≤±0.5%)。
四、环保措施检查
1、废水处理:检查沉淀池污泥厚度(超过1/3容积需清理)。循环水泵是否正常,水质浑浊度是否达标(目测水体无明显泥沙)。
2、固废管理:废泥浆是否脱水后运至指定填埋场(检查运输记录)。废机油、润滑脂是否分类存放于危废库(禁止与普通垃圾混放)。
五、人员与应急
1、人员防护:安全帽有效期(塑料帽≤2.5年,玻璃钢帽≤3年)。防尘口罩滤棉是否每日更换(触摸滤棉是否潮湿或积尘)。
2、应急准备:消防设施方面检查灭火器压力表指针是否在绿区,消防栓水带是否盘卷整齐。逃生路线图是否张贴在显眼位置,应急照明灯是否正常。急救措施方面检查急救箱内药品清单(需含止血带、烧伤膏、消毒纱布)是否齐全,无过期药品。
六、记录与整改
1、检查记录表:设备点检表需由操作员、班长双签字,记录时间精确到小时。隐患整改需明确责任人、措施和完成时间(如“皮带跑偏,调整托辊角度,2小时内完成”)。
日常检查需结合生产计划动态调整,如遇设备超负荷运转或极端天气(高温、暴雨),需增加巡检频次并采取应急措施。